“以前,村里家家戶戶都養豬,糞土亂堆、垃圾亂倒,一到夏天人們都不愿意進村。現在好了,大家依托‘慶雨牧業’,采用生態養豬方法,掙錢比以前多了不說,村里的環境也好不少!闭f起“生態養豬”給村里帶來的變化,雙陽區山河街道八面村農民張發非常感慨。
20日,記者在慶雨牧業小區里看到,23棟藍色豬舍整齊劃一,周圍的松樹錯落有致,水泥地面平整干凈;走進豬舍內,撲面而來的是一陣陣伴有淡淡酒糟氣味的熱浪,幾乎聞不到豬糞的臭味;在一個個豬欄內,一頭頭白白胖胖的肥豬,或側臥熟睡在生態發酵床上,或津津有味地拱著腳下的稻殼和秸稈,還有幾頭豬正與“室友”相互追逐嬉戲著。
“豬舍現存欄基礎母豬1050頭。年可出欄優良種豬5000頭、商品豬5000頭以上。”慶雨牧業小區負責人趙慶祥自豪地說,這個牧業小區占地面積為4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為2350萬元,小區內所有生豬全部采用現代化、標準化的生態發酵床飼養!艾F在,我們這個小區已掌握生產AAA商品豬的核心飼料和生物菌的研制使用技術,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
“我們這個牧業小區是雙陽區唯一一家獲得國家有機資質認證的生態養殖牧業小區,主要依托韓國自然農業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壁w慶祥指著豬欄內的生態發酵床說,豬舍內一半面積是水泥地面,一半是發酵床。發酵床用外源微生物、豬糞便、秸稈、鋸末和稻殼等做墊料,建立了一個原生態的發酵環境,豬在發酵床墊料上生長,排泄的糞尿被發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糞尿可以免清理,沒有臭味,對環境也沒有污染。
“科技、生態、規;B殖,是農民發展養殖業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條長盛不衰的致富之路。”趙慶祥信心滿懷地說,目前他們的牧業小區已安排200多人就業,帶動周邊500多家農戶集約化發展。今后幾年,他們將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力爭將“慶雨牧業”打造成吉林省乃至全國知名品牌。
據了解,2007年以來,雙陽區扎實推進牧業小區建設,初步構筑起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牧業產業發展格局,牧業整體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全區新建、擴建和改建牧業小區71個,其中生豬小區24個,梅花鹿小區18個,蛋雞小區14個。目前,全區牧業小區已累計發展到135個。